轉載 在2011年度“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揭曉之際,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祁俊表示,中國市場持續快速的增長,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和企業正成為全球工程機械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2010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額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至此,中國已超越北美、日本、西歐,成為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2011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銷售額有望突破5000億元;2015年行業銷售額將達到9000億元。 市場擴容實現歷史性跨越 在2010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態勢被業界冠以“瘋狂”一詞來形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全行業銷售額超過4000億元,增長率達到20%左右。以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攤鋪機、工程起重機、旋挖鉆機以及混凝土機械等為代表的工程機械產品,銷售額和銷量均實現了大幅攀升,呈現出金融危機之后顯著復蘇的態勢。 從細分產品看,2010年我國挖掘機市場共銷售各類型液壓挖掘機165804臺,同比增長78.25%。其中,3月單月銷售各型號液壓挖掘機30065臺,同比增長131.61%,排除2009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創中國挖掘機行業歷史單月最高銷量。全年行業規劃設計產能約45萬臺,市場保有量達到85萬臺,我國已成為世界范圍內名副其實的挖掘機產銷第一大國。 2010年我國混凝土機械行業銷售額超過900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上半年銷售額達到506億元,同比增長130%,超過2009年全年銷售額,獨占工程機械行業鰲頭;下半年行業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了平穩的增長態勢。 裝載機在我國工程機械市場一直占有重要地位。2010年我國裝載機全年銷量超過21萬臺,同比增長51.16%,刷新了2008年逾15萬臺的歷史最高紀錄。其中,出口達15510萬臺,同比增長47.34%。在國際市場逐步復蘇之下,裝載機出口呈現明顯回暖態勢,各月出口量均為正增長,12月單月出口量達到1833臺,為全年單月最大出口量。全年出口量接近2008年歷史最好水平。 起重機的增速雖然不及挖掘機和裝載機,但其表現力卻不可忽視。我國在起重機大型和超大型裝備產品與技術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從全面“沖線”世界級水平的500噸、12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到2000噸級履帶式起重機的跨越,充分體現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產品開發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自主創新贏得國際地位提升 祁俊表示,在規模和質量迅速提升的同時,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產品、技術和創新能力上,也快速提升。通過自主創新和消化、吸收先進技術,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領先技術的產品推向市場,特別是在大型、高端、智能化工程機械產品的研發上,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不斷獲得重大突破,比如1600噸、2000噸履帶起重機,500噸、800噸和1200噸全地面起重機,510馬力推土機,12噸裝載機,46噸叉車,第四代路面機械,世界最長臂架的混凝土泵車,全球最大的水平臂上回轉自升D5200-240塔式起重機等。這些產品,不僅成為中國裝備制造業中高水平的代表,而且也打破了此前大型和超大型工程機械產品依靠進口的局面。 這些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增長方式轉變、發展模式升級上,也收效明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由過去單純的規模式增長、市場驅動型發展,向價值驅動式成長轉變,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 隨著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海外營銷和制造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通過收購等手段對全球市場的不斷滲透或深入,中國工程機械產業國際化拓展已經成功步入到了一個更高、更新的階段。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全球工程機械產業中的影響力迅速提升。 歷史機遇強國夢想曙光初現 祁俊認為,“十二五”期間,穩健向上的中國經濟,為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而持續的驅動力。大規模的城鎮化和基礎設施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等,都將直接帶動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繼續上揚。預計2011年,中國工程機械全行業銷售收入將實現17%左右的增長;出口額增幅將達到25%左右;行業出口將全面恢復到金融危機前2008年歷史最高水平。“十二五”期末,中國工程機械銷售規模將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出口額將突破260億美元。 無論從中國工程機械行業與市場發展,還是從全球產業運行態勢來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正置身一個歷史性的窗口期中。未來5~10年,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全面或深入融入世界、與世界共同發展的重要時期,因而必須圍繞以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大力推進“調整轉型,創新升級”戰略;通過發展高端、大型、智能化工程機械和關鍵配套體系領域,推動行業健康、持續和快速發展。 祁俊強調,雖然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這些年來取得了很大進步,但無論是技術水平和技術創新能力,還是產品層次等方面,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因此,國內企業必須不斷向外界學習,并同其一道,為中國與世界工程機械產業的繁榮向上和持續發展共同努力。 另外,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企業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當前行業內競爭秩序不規范,包括零首付、租賃公司門檻過低、盲目采購、二手設備管理不夠、小型農用工程機械享受政府補貼等問題,必將為工程機械行業帶來影響。